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紅色足跡 < 返回主頁

朔黃鐵路公司:踐“鋼鐵長龍”志 圓“智慧重載”夢

作者: 來源: 發布日期: 2021-11-11

2700米、216輛車體,在兩臺機車的牽引下,一條條載重達2萬噸的“鋼鐵長龍”在落差1533米、近600公里的朔黃鐵路線上蜿蜒前行,蔚為壯觀。從晉北高原到美麗的渤海之濱,萬噸列車穿太行、跨華北,將滾滾烏金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東部沿海,點亮萬家燈火。21年來,朔黃鐵路公司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架高橋、鑿隧道,強管理、謀創新,從起步階段年外運煤炭548萬噸,到如今連續4年運量突破3億噸,為國家西煤東送作出重要貢獻。

奮進,腳踏實地茁壯成長

1997年11月,朔黃鐵路全面開工建設。

2000年5月18日,1年2個月開通運營,創造了我國鐵路“當年鋪通、當年運營、當年盈利”紀錄。

2002年11月1日,朔黃鐵路全線電氣化通車。

2006年10月8日,朔黃所屬黃萬鐵路開通,集團公司煤炭開始在天津港下水。

2009年10月15日,朔黃鐵路首列萬噸列車投運,正式跨入重載鐵路運輸行列。

2016年3月9日,朔黃鐵路2萬噸重載列車進入常態化運行。

2020年12月26日,朔黃所屬黃大鐵路開通,集團公司煤炭直達山東半島腹地。

2021年6月19日,全球首創的移動閉塞技術投入運行,朔黃鐵路邁進“智慧重載”的新時代。

一路走來,朔黃人勵精圖治;一路走來,朔黃人腳步鏗鏘。架百米高橋,鑿十里隧道,建萬噸車站,擴下海通道,打造智慧重載,刷新運量紀錄……這一項項輝煌耀眼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每一位朔黃人的堅守、奮進和付出,凝結著每一位朔黃人的心血、智慧和汗水。

在機輛分公司機車檢修中心中修庫電氣屏柜清掃間外,隔著玻璃能看到里面的電氣屏柜被固定在特定位置,清掃機的機械臂上,一根風管和一根水管輪番上陣,不一會兒就恢復了電氣屏柜的鮮亮本色。

“要是在早些年,吹掃的工作可沒有這么輕松。”機車檢修中心副主任金明介紹說,之前做檢修前吹掃工作的時候,只能人工操作,煤灰、碳粉、油泥亂濺,隔著防護口罩,呼吸道里都會黑乎乎的。

2002年,20歲的金明來到朔黃鐵路從事機車檢修工作,設備簡陋、裝備簡單,很多檢修工序都需要用肩扛,用大錘砸。剛下線的機車內電氣間溫度達40℃以上,機械溫度達50℃以上,工友們上車作業最多20多分鐘,就會從里到外全身濕透,必須趕緊下車補水。就是這樣高的勞動強度,夜里只要有任務,一個電話,大家都會趕到現場連夜搶修。

那時,一起參加工作的都是剛接觸機車的毛頭小伙,大家一邊虛心向國鐵的老師傅們請教,一邊找來機車說明書,結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和拆解開的機械部件,對照電路圖,熟悉機車結構原理和控制原理。為方便檢修,大家開動腦筋,利用現有材料和設備制作各種特殊需要的工藝裝備。通過不斷地學習、摸索、實踐,大家的業務水平和檢修技能得到快速提升,當年就完成了首臺SS4B型機車解備和首臺電力機車輔修的任務。隨著工友們技術水平的穩步提升和裝備設施的不斷完善,機車檢修正逐步實現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在改善職工工作條件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樣是2002年參加工作的機車乘務員靳寶說起自己的工作經歷也是感觸良多。剛參加工作時,不僅要認真學習技術,在機車運行過程中全神貫注地操作,每天出車到站入庫前,還要用胳膊粗的水管將機車的上下、左右、前后刷洗干凈,兩個人干4個小時,回到宿舍,渾身像散了架般精疲力盡。從燒水用電爐子到電磁爐,再到現在的熱水爐,從直流車到交流車,從普通機車到2萬噸重載機車,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管理也愈發地精細化、科學化。如今,清洗車身之類的工作已經交由專門的地勤人員負責,乘務員們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養精蓄銳,為安全穩定運行打牢基礎,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專業技術,靳寶不僅成長為第一批2萬噸重載機車司機,而且是2萬噸重載列車平穩操縱技術攻關小組成員。

聚力,黨建引領聯合共建

多年來,朔黃鐵路公司黨委以黨的建設為引領,結合朔黃與多家單位聯合運輸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探索與聯合運輸單位開展黨建聯合共建工作模式,以“一家人、一條心、共創共贏、追求卓越”為合作理念,確定共同的職責使命、目標任務和愿景導向,推動黨建工作與安全、生產、經營等工作聯合共進。聯建單位在實際工作中遇有“急、難、險、重”任務時,采取就近處理的原則,各方團結協作,凝心聚力,聯合攻堅,最大限度減少無效行駛,保障檢修工效,提高運輸效率,譜寫出一曲曲質量互保、合作共享、互助雙贏的生動樂章。

在肅寧分公司肅寧北站,朔黃鐵路、北京鐵路局、中鐵十五局、中鐵十六局等多家聯建單位職工分布在調度員、信號員、助理值班員等不同的工作崗位,全體人員實行一體化管理,任務分工、管理考核執行統一標準,不論哪個單位的黨員都沖鋒在前、奉獻在先,帶領職工群眾一起做好安全運輸、科技攻關等重點任務,確保機車安全穩定運行。結合鐵路行業季節特點,聯建支部圍繞防洪、防脹、防寒工作重點和夏季“十防”、冬季“八防”工作要求,聯合開展應急演練,安全生產聯合大檢查,共同討論施工關鍵技術環節,制定重點卡控措施,遇有突發事故,協同作戰,實現了運輸生產中心工作的持續穩定。今年“五一”前夕,機車在運行過程中發現牽引電機里的螺絲有斷裂現象,直接威脅到機車安全穩定運行。經過技術人員仔細分析鑒定,原來是一個批次的螺絲材料出現問題。確定問題原因后,機輛分公司黨委立即組織協調對同批次螺絲進行更換。19臺機車有152臺牽引電機,每臺電機有24道螺絲,檢修人員需要拆掉電機端蓋、單元制動器后方可更換,工作現場空間狹小,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三家共建單位不計得失,雖然分處三地,卻相互間協調配合,放棄節假日休息緊鑼密鼓進行搶修。本來需要兩周完成的工作,聯運單位協同作戰只用了5天就完成了全部螺絲更換任務,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了安全隱患。

創新,實干助圓重載夢想

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更是朔黃人不懈追求贏得先機的密碼和源泉。

作為合資鐵路的先行者,朔黃鐵路在吸收國內外鐵路運營管理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持續創新,力爭將鐵路運營管理效率和效能挖掘到極致,以實干擔當的精神奮勇向前。

從萬噸重載列車開行之初,朔黃鐵路就瞄準世界重載鐵路發展前沿,力爭以科技水平提升來增強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提高運輸生產效率。與廠家共同研發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14400KW交流電力機車,在世界上首次將4G無線通信技術應用在重載鐵路,投運世界首列重載鐵路綜合檢測車,成功掌握30噸軸重重載鐵路運輸的成套技術。每一步艱辛跋涉取得的科技成果都離不開奮戰在各條戰線的朔黃科技創新人。

“萬事開頭難,我們技術攻關小組成立的初衷就是集眾人的智慧,保障2萬噸重載列車安全平穩運行。”趙鵬是朔黃鐵路公司首列開行2萬噸重載列車司機。他說,原來的列車只有900米,現在增加到2700米,列車沖動和受力情況與列車長度呈幾何倍數增長,第一天就暴露出運行中執行操作規定時的各種問題。

從那天起,每趟重載列車安全到站,將運行文件轉儲后,不論時間早晚,不管身體是否疲憊,十位第一批考取2萬噸重載司機資格的技術高手們就聚在一起,共同研究分析列車運行數據,優化列車操縱方案,尋求隱患排查最優方法。在5年多的時間里,攻關小組成員由最初的10人增加至34人。這群大多只有中專第一學歷的技術工人硬是攻克了一道道在世界鐵路領域也屬于高、精、尖的技術難關。自主研發車鉤測力裝置,有效降低車鉤力超過1000KN頻次,設備損失概率大幅下降;優化2萬噸列車操縱方案30余次,形成完善的操縱提示卡;繪制2萬噸列車平穩操縱教學動畫,提升乘務員的整體技能水平;研發管壓波動追蹤查詢系統,推動大數據建設;自主研發2萬噸綜合檢測機車,實現重載列車在線監測和故障診斷,對研究重載列車操縱成套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在大軸重、高密度的重載運輸模式下,鋼軌傷損呈快速化、復雜化發展趨勢,如何提升設備穩定性和安全性成為了關鍵問題。肅寧分公司肅寧北站線路檢測工隊隊長尹段泉帶領攻關團隊研發成功填補中國鐵路行業空白的便攜式項控陣鋼軌焊縫探傷儀。該探傷儀具有檢測精準、顯示直觀、智能分析、操作高效等特點,投運以來,杜絕了焊縫探傷責任漏檢問題,降低了人工作業成本和探傷工的勞動強度,消除了焊縫折斷的重大安全隱患,保障了能源大動脈的暢通運轉。

2021年6月19日,歷經8年的關鍵技術攻關、核心設備研制及裝備研究,重載移動閉塞系統在朔黃鐵路成功開通應用,標志著我國重載鐵路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性進展。該技術通過控制同一條鐵路上多列列車安全間隔時間,防止列車追尾事故的發生。可實現一列貨車平均發車間隔由原來11分鐘縮短至7.3分鐘,朔黃鐵路全線完成移動閉塞改造后年運量可增加4000萬噸,可降低信號系統設備綜合維修成本約20%,對減輕行車人員安全壓力、維護人員勞動強度等也具有積極作用。朔黃人以良好的創新意識和實干精神,讓“智慧重載”的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

踐“鋼鐵長龍”志,圓“智慧重載”夢。走在新發展階段的朔黃人正滿懷光榮與夢想、責任與擔當,在集團公司發展戰略指引下,向著“綠色、安全、高效、智慧、重載”的世界一流運輸企業目標闊步前行。

版權所有: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建議使用Firefox、Chrome、IE(IE9以上版本)瀏覽器,1280*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