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黨旗下成長 < 返回主頁

青春北電再起跑

作者: 來源: 發布日期: 2021-09-07

翻開中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宏偉畫卷,砥礪前行、創新突破、成績斐然,是對其發展最好的注解。這其中,屬于浙江公司北侖電廠的精彩篇章令人矚目。

北侖電廠全景(寧波燃料公司嚴國偉攝)

從上世紀80年代打下第一根鋼樁到如今3期7臺機組安心服役,從沉睡千年的荒野灘涂轉變為裝機532萬千瓦的綜合能源基地,北侖電廠32年的發展歷程,在黨旗指引下,始終與新中國電力建設同心同向,見證和參與了改革開放后電力事業與國民經濟同步發展的全過程。

而立青春又兩載。回望過去,有蓽路藍縷的艱辛,有彌足珍貴的回憶,有“首座”和“第一”的輝煌,更有砥礪奮進的不懈追求,北侖電廠初心如磐,肩負浙江電網、華東電網的主力電廠使命,上演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強到優的華麗蝶變,為保障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騰飛、增進民生福祉作出了突出貢獻,相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國際一流火力發電廠”及省“雙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

荒野灘涂勇創業 東海之濱鑲明珠

北侖電廠位于寧波北侖算山,杭州灣口外金塘水道南岸,毗鄰天然深水良港,是國家“七五”“八五”“九五”計劃期間的重點建設工程,在浙江省電力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的建設,標志著省電力工業從此跨上建設大容量亞臨界發電機組的新臺階,成為鑲嵌在東海之濱的一顆璀璨明珠。

該廠生產準備和工程建設同步進行,1989年8月4日正式批文成立,然而項目的孕育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工業改革的潮頭在東方大地時隱時現,浙江省經濟發展迅速,用電缺口大,電力建設重點從水電建設向大型港口火電廠建設轉移。

1984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來到北侖,眺望遠處灘涂和大海,與同行人員說道:“在這里搞大型電廠的條件確實不錯,北侖是展望中的南方最大火力發電基地之一,對于解決中國缺電的問題,促進工農業生產大發展將起到重大作用......”

選址、視察、批建、招標,直到破土動工,在國家領導人和相關部委的關懷下,1986年4月,沉寂千年的荒野灘涂上打下第一根鋼樁,標志著我國首座利用世行貸款建設的火電項目正式動工興建。

彼時,黨旗飄揚,號聲沖天,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會戰拉開序幕,北侖電廠呼之欲出,浙江大地依仗水電的歷史就此改寫。

惡劣的環境、艱苦的條件無法動搖創業者們的雄心壯志,在施工現場揮汗如雨,用智慧和心血建設2臺60萬千瓦機組的大容量、高參數的現代化火電廠。1991年1號機組投產發電,1994年2號機組投產。

在黨中央大力發展經濟的主旋律下,北電人一鼓作氣,再接再厲,呈現出生產和工程建設交疊并進、互臻完善的喜人景象。

2000年,北侖電廠二期3臺60萬千瓦亞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全部建成投產,以300萬千瓦的裝機總量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火電廠。

最大!這兩個字讓北電人產生了高度的自豪感和責任感,也像一束光照亮了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作為當年全國最大火電廠建設者之一,林志峰憑借過硬的業務技術,從當年的毛頭小伙,當上了運行部主任,在這里奉獻青春,更收獲成長。

經過30多年的歷練,盡管有著“寧波市首席工人”“浙江省優秀職工”等諸多榮譽,徐仲雄最為驕傲的,當屬全國最大火電廠檢修部熱機班第一任班長這一頭銜。

伴隨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許多和林志峰、徐仲雄一樣的北電人并不滿足于建一座現代化特大型火力發電廠,而是自我加壓,向更為高遠的目標邁進。

北侖電廠擁有自備輸煤碼頭(?寧波燃料公司嚴國偉攝)

“紅船精神”薪火相傳 矢志爭先趕超跨越

縱觀歷史,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一艘紅船上莊嚴誕生。跨越時間長河,“紅船精神”也一直都是北侖電廠開拓進取的精神之源。

當新世紀的曙光來臨,在這片交織著光榮與夢想的熱土,北侖人把目標投向建設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再次開啟了追夢之旅。

2006年,三期工程兩臺百萬千瓦機組正式開工建設,電廠黨委為核心、支部當堡壘、黨員沖前鋒的“三級聯動”黨建模式,猶如熊熊火炬,為工程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

施工現場熱血沸騰,干勁沖天,大家奔波于機聲轟鳴之間,比技術、比進度、比安全、比質量,勵精圖強,僅用24個月,首臺百萬機組實現投產發電。

2009年,三期工程全部建成投產,北侖電廠以500萬千瓦裝機容量再次成為國內最大的火電廠,是北侖城區50平方公里最大且唯一一家熱源點,也為原國電集團贏得首個國優金獎。而其最大的亮點,就是百萬千瓦機組在國內率先同步投運脫硫脫硝裝置。

富饒的浙江大地,“七山一水兩分田”,積淀著深厚的紅色氣質,也流傳著許多向美而生的故事。身處“兩山論”發源地,北侖電廠要發展也要環境,爭當國內火電企業的綠色領跑者。

沒有強制要求,更沒有電價補貼,早在2004年就投資11.55億元,實施國內最大規模的5臺60萬千瓦火電機組脫硫改造工程,2007年8月,提前5個月完成改造。

2014年6月,作為全國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項目,5臺60萬千瓦機組完成脫硝改造。2017年,7臺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這是北侖電廠堅持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統一,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與美麗中國的統一的生動實踐。而依托科技創新,打造綠色能源品牌是核心。

針對節能、環保、經濟運行等內容,大力開展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勞動競賽,“黨員集體立功競賽”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經過12年傳承創新成為基層黨建特色品牌。在重大技術改造現場,黨員率先垂范,帶動員工積極參與到科技攻關、技術創新上來,先后涌現出燃運檢修黨小組組長鄭澤、集控操作員朱華益、黨員俞美忠等諸多攻關明星。

細數成績取得的歷史時刻,正是有了一個個敢為人先、奮勇拼搏的黨員,才匯聚起攻堅克難、決戰決勝的強大力量。

運行人員認真巡查設備(北侖電廠劉季江攝)

2018年6月,國家能源集團重組后首個重大技改項目,該廠一期兩臺60萬千瓦綜合升級改造項目全面完成。其中,60萬千瓦機組鍋爐冷灰斗整體接長技術實現國內首創。

今年3月19日,6號機組通過105萬千瓦168小時滿負荷運行順利投運,標志著國內首臺超超臨界百萬機組國產化擴容提效改造成功,國內首臺百萬級以上火電機組DEH控制系統用上“中國腦”。

至此,北侖電廠7臺機組529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成為長三角區域令人關注的能源供應基地。

今年5月,根據中電聯公布的2020年度電力行業火電機組能效水平對標結果,7臺機組全部獲獎,在全國尚屬首例,標志著該廠機組能效水平處于國內領先。

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為美麗中國賦能

北侖電廠廠內光伏項目(北侖電廠張立攝)

盛夏時節,走進郁郁蔥蔥的北侖電廠,除卻7座巍然屹立的主廠房,還有泛著深藍光澤的66000多塊光伏“海洋”,盡情吸收著金色的陽光,源源不斷地輸出清潔電能……

顯然,這座大型傳統燃煤電廠已然蛻變成火光聯動的綜合能源企業,3萬千瓦光伏電站的投用,不僅使廠裝機規模擴大至532萬千瓦,還成功在光伏領域有了一番新作為。

北侖電廠強化外延式擴張的同時,一直注重內涵式增長,在前期通過機組改造走節能減排、綠色發展道路的基礎上,新時代轉型綜合能源企業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說天時——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正倒逼能源結構加快綠色轉型。“主動順應能源變革的歷史進程和發展規律,要實現兩個轉型,即由傳統火電企業向綠色智慧企業轉型,由單一電熱供應站向綜合能源服務供應商轉型,這既是央企責任,也是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成為該廠黨委一致共識,在行動上全面提速。

道地利——利用廠區空余閑置土地,新建3萬千瓦光伏電站,動態投資約1.2億元,規劃占地面積約30.7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平均每年可提供電量約3000萬千瓦時,節約標煤約9000噸。2019年10月,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12月23日順利投產。

論人和——黨建引領,凝心聚力,主題黨日、黨員先鋒崗等活動,黨員集體立功競賽、黨員示范責任區、黨支部“一部一品”等品牌建設,促進黨建工作充分融入中心、進入管理。“紅船精神”見行動,從“兩會”保電、防汛度夏的沖鋒中可見,從“一防三保”義無反顧的逆行中可見,更見于檢修技改、項目攻堅的現場誓師中,見于擔當奉獻的日常崗位中。廣大黨員沖鋒在第一線,將這種精神傳承給更多員工。這份傳承,讓北侖人賡續奮斗的底氣更足。

走綠色發展之路,為美麗中國賦能。為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規劃,該廠將加快廠區內建筑物表面、空閑場地、灘涂、水庫等光伏項目場地規劃,對周邊企業開展屋頂光伏資源摸查,尋找浙江區域茶光互補、漁光互補等項目,今年光伏項目力爭建成7萬千瓦、開工10萬千瓦。

此外,積極尋找壓縮空氣、供熱、污泥耦合、熱水、供冷等市場潛在客戶,加快“火電+”綠色綜合能源供應基地建設,加強新能源技術儲備,書寫生態“心跳”與發展“脈搏”同頻共振的新篇章。

“十四五”期間,該廠將依托技術優勢、人力優勢與運營優勢,新能源實現新增20萬千瓦裝機容量、10萬千瓦可開發儲備容量的戰略目標。

美麗中國,有你有我。加快企業從單一發電向光電熱并舉的多元化發展轉型,打造生態環保高質量發展的智慧企業,北侖電廠開始了新的起跑。

版權所有: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建議使用Firefox、Chrome、IE(IE9以上版本)瀏覽器,1280*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