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清晨,草原的朝陽為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五家子村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沉睡中的小潔(化名)被一陣喜悅的敲門聲喚醒。
“小潔,你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到了,快起來收好!”快遞員王叔笑呵呵地將一份承載著夢想與希望的EMS信封遞到她手中?!肮材惆?!我剛來這里送快遞時你才上初中,沒想到這么快就成了大學生了!”
小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過那份沉甸甸的通知書。摩挲著上面標有學校名稱的幾個燙金大字,她的眼眶微微濕潤。目光掃過書桌,上面擺放著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駐村第一書記陳海山昨天送來的一袋“助學物資”,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過去幾年的點點滴滴,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圖為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通遼黨支部為“小潔”送上助學金
2021年秋,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檢修員陳海山來到五家子村當駐村書記,剛駐村兩個月的他翻看著新整理的幫扶對象手冊,初中生小潔的名字引起了注意:全家靠種地維持生計,年收入不足萬元。
“書記你放心,就是砸鍋賣鐵我也得供娃讀書,老師也說小潔的成績能考上縣重點高中,但是這幾年收成不好,家里實在是揭不開鍋……”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剛上初三,馬上面臨中考的小潔穿著泛白的校服坐在桌邊沉默地寫著作業。而母親王大姐坐在桌邊絞著手指,向陳海山講述著生活的不易。談起日后的打算時,屋里只能聽見鐘表的滴答聲、人的嘆息聲。
“大姐你放心,我就是抱著資助孩子的打算來的,絕不會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陳海山當即向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黨委匯報,一場愛心接力就此展開。
多方奔走、組織捐款,最終在大家的幫助下,小潔順利籌集齊了助學金,帶著大家捐助的生活費和物資坐上前往縣重點高中的客車,新的人生隨之啟程。
“助學金下來的那天正值初秋,我去村委會感謝陳書記,問他為什么資助我的時候,他指著窗外的一株蒲公英和我說:‘小潔,你看蒲公英在春天綻放,雖然它小小一株不起眼,而秋天它的果實會隨風飛向世界各地,明年草原上就會開滿蒲公英?!F在有很多人反對繼續學習、反對真理、反對新事物,但知識和迎接變化才是未來的唯一出路,我愿與陳書記一起改變這個世界。”小潔在獲得高分的語文作文里這樣寫道。
她看到陳書記為了給村里修路,磨破了嘴皮,跑斷了腿;為了引進養殖產業,帶著村民沒日沒夜地建廠房;為村里引入了地瓜、樹莓特色種植產業和牛羊產業鏈,每年還有分紅,家里和全村人陸續脫了貧……五家子村的變化她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圖為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駐村書記陳海山在調研村民收入
高二學期的暑假,陳海山給村里引進了新農機,而配套的英文說明書難倒了眾人,陳書記找到她,帶著信任的目光說:“小潔,你英語好,能不能幫大家翻譯一下?”
那一刻,小潔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所學的知識,竟能實實在在地為村里解決問題。她知道,這是陳書記為打消村里一些老年人嘴里的“上學無用”論調而編制的“善意的謊言”,因此她毅然決然花了兩天時間,仔細查閱電子字典,將說明書一字一句翻譯出來。當村民們圍著她,聽她講解操作方法時,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她開始明白,陳書記口中“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真正含義。
這顆希望的種子,在榜樣的澆灌下,悄然生根發芽。
高考結束后,小潔沒有閑著。她利用假期,為留守的孩子們輔導功課,講述她從書本里、手機上看到的世界。夏季農忙時,她主動幫助村民在村里牛羊養殖場整理農產品,教大家如何用手機聯系線上銷售渠道……
“孩子能有今天的好成績,多虧了陳書記和咱們國家能源集團黨組織的幫助。”6月23日晚上11點,小潔一家在村委會辦公室看著電腦熒幕上顯示的高考分數,他們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圖為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輝騰梁風電場
草原上的蒲公英播撒下的種子,第二年的“春蕾”不會獨自開放。五家子村里的小學四年級學生小燕(化名),父母在外打工,她從小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因為自卑常常躲在村里小學教室的角落。陳海山在走訪時發現,小燕雖然沉默寡言,卻總在筆記本上畫滿花草動物,筆觸靈動細膩。他立刻聯系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工會,不僅為小燕籌集了生活費,還特意托人從城里帶來繪畫工具和教材、鼓勵她參加縣里組織的青少年美術比賽,并在今年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還有2022年考上大學的小華(化名),每次放假回家時,總會特意去陳海山家坐坐,一遍遍說起多虧了他這些年常掛在嘴邊的鼓勵:“好好讀書,往外走才能見大世面!”這話像股勁兒,支撐著她熬過無數埋頭苦讀的日夜。
小潔從回憶里抽離出來,打開昨天陳書記送的袋子,一雙她心儀已久的運動鞋和標注“學費”字樣的銀行卡映入她的眼前。她想起高一那年寒假,陳書記帶著她和幾個留守兒童去通遼市散心,那是她們第一次走出縣城,看著城市里的車水馬龍,陳海山對她們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孩子們,趁著年輕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吧?!边@句話猶如一把火把,點亮了她未來的道路。
“草原上的牛羊到了晚上會回家,草原上的孩子學成了知識也要回來建設家鄉?!毙嵆约簩懙母?,穿上球鞋、踏上火車,告別了站臺上送別的父母,草原上的朝陽灑滿大地,外面的世界廣闊無垠。
晚上,陳海山打開那本厚厚的《國華投資蒙東分公司黨委幫扶臺賬》,在小潔的名字后鄭重打下一個鮮紅的對勾。三年來,公司累計投入的20萬元援助資金,不僅化作了孩子們求學路上的光,更催生出村民們對教育的重視。據統計,如今村子里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率已達到100%,已經誕生了3名大學生……
“我報考了師范學校,想畢業后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貢獻,讓更多的女性有走出草原的可能?!毙嵪蚋改冈V說著她對未來的憧憬……草原上的“春蕾”已化作金秋的果實,播撒出五家子村未來的希望。